福建厦门大力治理行业乱象显成效

2018-09-29 | 发布部门:红盾信息网站 | 字体显示: [] [] []

瞄准虚假注册职业索偿排档宰客

 

厦门大力治理行业乱象显成效

 

来源:中国工商报

 

  本报讯 自今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坚决贯彻“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总体要求,把打击重点对准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行业乱象,在治理冒用他人身份证虚假注册公司、职业举报人极端牟利、景区海鲜排档宰客等行业乱象上取得初步成效。

  去年以来,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商事登记与监管工作中,发现一些新设立的企业存在失联的情况。经查,这些企业均存在虚假注册登记的问题,手法都是冒用他人身份证作为股东或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来设立公司。

  “虚假注册不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还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企业监管处工作人员表示。注册虚假公司的目的往往是进行骗税、偷逃税、招投标“围标”(即“串通投标”)、POS机盗刷套现、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活动,非法牟取利益。

  对此,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多举措开展行业乱象整治行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科将经查实的涉嫌提供“虚假经营地址”骗取许可的17名委托经办人(中介人员)列入预约取号系统“黑名单”,对该类人员预约和现场取号进行限制;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成功阻挡了150多家涉嫌虚假注册公司的网上申请,并对68家疑似企业主动发起住所核查,对已接到的6件身份信息被冒用办理公司登记的投诉,经调查确认,分别作出行政处罚、撤销登记的处理,保护了投诉人的合法权益。据统计,今年以来,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骗取商事登记案件22件,罚没金额达129万元。

  近年来,职业索偿投诉举报量居高不下,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一些不法人员浑水摸鱼,通过“造假买假”“掉包”等不法手段对商场超市实施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危害社会稳定和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为此,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职业索偿高发领城的线索排查力度,并进行分析、归类,提高线索排查效率;同时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工单量排名靠前的投诉举报人身上,并对其投诉举报及撤诉的工单进行重点跟踪,掌握职业索偿行为特征。

  与此同时,厦门市各区市场监管部门督促商场超市依法依规经营、加强自律,积极引导辖区食品经营者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用好厦门市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备案平台,依法做到对销售的食品全链条可追溯,减少因销售过期食品可能被利用极端牟利的问题;引导商场超市加大技术硬件设施投入,增设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对食品经营销售区域的“零死角”覆盖。

  今年以来,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狠刹排档宰客之风,严查“问题芒果”,以中山路、环岛路沿线、大嶝岛等旅游景区为重点区域,与公安、物价、城管、街道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加大对缺斤少两、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震慑违法经营者、整治景区经营秩序。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旅游市场相关违法违规案件34件,案值530.47万元,罚没金额93.4万元。经过整治,今年以来思明区旅游热点区域芒果类投诉举报比去年同期下降23%,海鲜排档类投诉举报比去年同期下降36%。□夏 文

 

 

 


访问量: 旧版回顾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备案号:黑ICP备16009198号-1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高谊街65号 邮政编码:150018  网站邮箱:sgsjgkb@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0000014  

黑公网安备 23010202010154号